从国内媒体报道来看,中国是哥本哈根大会上最负责的国家,是最具有减排雄心的国家。偏偏外媒又在指责由于中国的搅局,哥本哈根大会以失败收场。
看来好像又是温总理在境外受发达工业国的欺负,是么?
 
众所周知的各国减排数字:
20%-欧盟提出2020年的减排目标是20%;
17%-美国提出2020年的减排目标是17%;
40-45%-中国提出2020年减排目标是40-45%;
数字背后的含义呢?
美国17%目标的基准线是2005年,不是《京都议定书》采用的1990年。美国2005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已经升高了15%,所以这个17%如果换算成欧盟的基准年1990年,只有4%左右。
中国的减排数字,不是绝对减排量,而是单位GDP的减排量;基准年不是1990年,而是2005年。如果假设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维持在8%的话,那么中国到2020年的GDP大约是2005年的3.14倍‘减排45%’就是实上的增排70%。如果按照1990年的基准计算,这个数字还更高。另外,中国的数字不是承诺,不接受任何来自外部的监督。
 

卫报记者Mark Lynas的报道<How do I know China wrecked the Copenhagen deal? I was in the room>中:
中印代表企图从协议中去除重要的数字,包括为了把升温幅度控制在2°C以下,全世界的排放必须在2020年达到峰值。中国代表坚持工业国之前的2050年减排80%的目标要从协议中去除。默克尔质问“我们为什么甚至不能提出自己的目标”;陆克文气得摔了麦克;巴西代表指出中国立场的矛盾。
在12月18日的二十五国国家元首的会议上,温总理不肯屈尊参加会议,而由中国外交部官员出席,以致于会议中二十几个国家元首不得不一次次等待中国代表走出会议室给他的首长打电话请示问题。
 

据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会场的中国NGO工作人员的描述,最后的结局是非常可怜的,尤其是对于图瓦卢、马尔代夫这些脆弱的有可能即将消失的岛国。

在会场全程直播的大屏幕上,大家看到中、印、南非和巴西的首脑一起出去密谈。奥巴马闯进了中印巴西南非的基本四国会议,四个小时后,他在CNN直播中宣布他与主要发展中国家达成了共识。一份全新的“临时协议”出炉,五国元首离开丹麦,大陆媒体纷纷发出“哥本哈根终于形成共识”的新闻稿。
这份五国版“临时协议”非常糟糕——2050年长期减排目标和2010年底要达成协议的语言都消失了。这份协议也没有征求欧盟和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意见,欧盟和发展中国家集团分别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接受。
欧盟宣布他们将维持现有的20%减排目标。至此,德、法、英推高欧盟整体目标到30%的努力宣告失败。巴罗佐在发布会上自嘲:都没有人来跟我们提过这个要求。欧盟看起来已经接受了现实,打算支持五国临时协议。
发展中国家集团的主席——苏丹大使宣布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将不会接受这份强加的“协议”,里面既丝毫不能反映全球减排的雄心,也没有对最脆弱国家的关注。拉美国家排队发言,坚决反对把它作为大会的决议。苏丹坚决要求不在大会决议里提一个字。
马尔代夫则夹在中间,恳求通过某种形式保留住这个共识,里面至少有可以立即执行的300亿美元。
最终,两页薄薄的决议上:明年接着谈,到墨西哥的16次大会汇报结果。但会有什么结果、是否是法律约束力的议定书,只字未提。
 
一开始我有一种蒙羞的感觉,就是对于代表贵国人民的贵国政府的那种蒙羞。
后来这种感觉也没了。国际政治环境中,也许必然就是这个结果,联合国在这件事上作用也许仅限于此,改变气候也许将通过其他的道路实现。
剩下的就是对爱国媒体的厌恶了。
倒是觉得对于国内的环境,基于全部事实的报道也不会有问题。一是很多人根本不相信主流科学界的气候模型,不相信还没到来的灾难;二是一部分无赖老说凭什么你们发达国家污染完了,不许我们发展中国家靠着污染来发展经济;三是对于民族主义情绪亢奋的爱国者来说,中国代表在哥本哈根的作为,是不是又体现了大国尊严呢,可以要挟列强,可以欺负小岛国联盟——只因为我们掌握着可以让这艘船加速沉掉的凶器